南昌AG九游会科技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13767097920

AG九游会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大全精选(九篇)

发布时间:2023-12-27 19:52:07

  AG九游会我国当前实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整个社会进步、经济水平提高以及教育事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基础教育如何在新课程改革下成为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各级人才的共同基础教育,本文借助复杂理论的视角探讨作为复杂系统的基础教育的基础性,以促进这个系统的和谐发展。

  近三十年来兴起的复杂理论是随着系统科学的不断发展而深入的。基于贝塔朗菲(von bertalanffy)1937年提出“一般系统论”等简单系统研究之上,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自组织理论、普利高津(i.prigogine)的耗散结构理论、哈肯(h.haken)的协同学,以及艾根(m.eigen)的超循环论则是对简单巨系统的复杂性的研究。复杂理论从化学、物理和生物领域中的研究表明每一个自我组织的、自我调整的复杂系统都具有某种动力,并且具有自发性、无秩序性以及活跃性,复杂系统具有将秩序和混沌融入某种特殊的平衡的能力。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教育系统中基础教育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决定了基础教育的培养性质以及培养方向。基础教育作为人的终身教育的序曲,具有尽可能为学生成长输送全面而不是单一营养的重任。

  教育的实施者和接受者都是具有生命的个体。从教育传授的主体来看,教师在教育中有主体性地位;从受教育者将教育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角度看,学生同样具有主体性地位。社会对基础教育资源的整合也具有支配地位的主体性,以协调解决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功能分配的矛盾。

  基础教育培养的是明天的国家主人,因此其成功实施会为社会各行业输入高质量的血液,带动社会整体发展。

  教育是在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共同制约下发展的。社会的推进需要高素质人才决定了基础教育向高等教育输送优质生源的必然性,社会的全面进步需要胜任各种岗位的劳动力以及合格公民又要求了基础教育的普及性。任何一个历史条件下的基础教育都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进行自我调节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书写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中国教育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高考指挥棒下的基础教育形象越来越无法担当起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使命,这次新课程改革无疑是必要的,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无疑是正确的。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改革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偏离课程改革方向的现象:有的老师为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一堂课下来完全由学生自己主持,而学生在接受知识过程中对知识的感知方面无疑是需要老师引导的,完全放弃教师在引导学生接受知识过程中的引导角色是错误的做法;有的老师认为传统教学中的知识大部分是死记硬背的无用的知识,借课改之际,将“死记硬背”需要积累的知识抛至一旁,以“生动”的技能学习替代,这样做的后果是肆意割断了学科知识积累的传统,用经验的总结替代知识文明早期的积累,使学生丧失了自主从先人经验积累的历史中借鉴学习的机会;还有的老师在处理师生关系上,为了获得“民主型”“友人型”老师的美誉,在实施“尊重个性发展”教育时过于“ 宽容”,没有对处于成长期的学生进行必要的监督帮助,从客观上放任其德行的败坏等等。

  为什么在课程改革中会出现这一系列偏离课程改革方向的现象?在复杂理论视角的指引下,我们就很好理解当前课改中出现的这种不清楚课改实质胡乱盲从改革的现象。由于人类科学的不断进步、文明的不断积累、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复杂系统里冲突和无序往往比和谐和有序更容易产生,人类为了更好的发展必须对已有的文明成果进行合理的取舍,教育在此承担的就是承接有序促成和谐的重任;而盲人摸象搞不清楚全局,手痛医手,脚痛医脚,今天素质挂旗明天技能吹号,这些在基础教育课改中出现的盲从偏执的现象恰恰是不清楚基础教育基础性实质的表现;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基础教育下的培养对象自身充满着发展的不确定性、可塑性、未知性,受教育者在基础教育和家庭、社会、自身多方面因素的刺激下才有了形形的发展道路;因此明确了基础教育基础性定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才能有的放矢。

  一部西方科技文明史,也是一部人类认识、改造、利用自然的历史。我们的基础教育要在越来越复杂的历史任务中打好接受更重大任务的准备的基础,则更要弄清楚基础教育自身的定位。

  教育是为社会服务的,社会的需要就是办教育的方向。当今的中国正在建立市场经济,在中国的领导下已顺利驶向小康社会的航标,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正与强势的西方文明冲突融合发展,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我们的教育如果不冷静思考教育的实质问题,仅凭借改革的热情是发展不好我们的教育的,以至于延误发展的大好时机。

  中国社会需要人才,我们需要专门技能的人才,需要综合素质的人才,我们还需要有着不拘一格的偏才。我们追求一个人的和谐发展,必须给予基础教育这个复杂体系自身充足施展的空间,而盲目让基础教育在各种教育目标导向下疲于奔命,是不是已经到了令我们不得不反思的地步:摆脱应试教育,便可以质疑一切竞技体制?提倡研究性学习,以往的知识积累可以抛至一边?为了追赶西方科技的强盛,难道恨不得让所有的中国小孩从小不学人文只搞发明创造?

  人的和谐发展依靠身心的健康发展做后盾,只有获得全面的基础教育,其在未来生活中才更具备迎接挑战的实力。人的发展问题也是复杂系统的发展问题,人可以胜任很多本人最初无法想象的职业,一个人能在复杂的境遇中获得多种发展的可能性,偶然的机遇完全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发展轨迹,开始新的从无序到有序的征程。比如,同一片树叶从同一高度两次落入平静湖面的同一位置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位差,系统里所有因素导致了两次落入同一位置的不同效果。全面的基础教育让孩子们在社会化进程的开端,有更充分的准备去应对未来人生中无数意想不到却可能改变其一生的选择。

  孙喜亭教授在《基础教育的基础何在?》一文中认为基础教育基础性定位在以下几个方面。

  基础教育时期是个体成长的关键时期。发展青少年的体质,奠定一个人的健康的身体是基础教育基础性的标志之一,也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任务之一。

  体质好的指标体现在:“在体格方面,生长、发育指数都很正常,体型健美,整体和各部分指数和谐,走、站、坐的姿态端正”;“在体能方面,表现为力量、速度、灵敏、耐力、柔韧等均达到应有指标,并与体能相关的表现在运动器官的活动能力:走、跑、跳、攀登、爬、投、掷等都得到了应有的发展”;“力量、速度、灵敏、耐力、柔韧不仅是外在的指数,而且是反映内在的身体各部分各器官的质量”;“健康的身体不仅体格发育健全,体能良好,而且应具有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还应具有“并非体质的标志,但是保证身体健康的基本条件,这就是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性(如不吸烟、不饮酒等)和锻炼身体的习惯”。

  如何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合格公民,基础教育承担着在新历史时期教化国民的使命。中国几千年的自然封建经济体制使得国民没有形成作为国家主人的意识传统,现今处于中华民族崛起的大好时机,又面临着全球化的历史趋势之时,国民素质如何应对。孙先生认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育人为本;育人大计,塑造民族精神为本。基础教育的基础,就在于培养自强不息的青春活力,就在于培养厚德载物大地一样的宽厚底蕴。有了这样的‘根底’铺垫,日后不管遇见什么困难,他们都是不可战胜的”。

  从教育史的发展来看,现代教育的产生是将自然科学纳入学校教育课程的意义来讲的。高等教育中工科学系为社会进步输送不可缺少的人才,因此高等教育对基础教育的促进和激发作用有历史的传统。现代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各种不同层次的专门人才,基础教育向高等教育输送优质生源既无法割裂历史传承,也体现着当前的需要。因此,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避免高考指挥棒的负面影响时,也要正确对待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合理化联系。

  一个人的职业的选择是多样的,既受个人的兴趣爱好支配,也是社会因素共同制约的后果。基础教育结束后的孩子将走向各种各样的劳动岗位,“在基础教育阶段,应在最大的限度内,以最基础的知识丰富学生的头脑。在基础教育课程建构上,切不可轻易地断言某门学科无用,而简单地否定一门学科。”

  孙先生认为基础教育必须以基础学科的基础知识为中心组成它的课程体系,一味地照搬美国的“素质教育”强调能力是片面的,殊不知美国已经在进行自身基础教育缺乏知识的反思了。他认为“所谓基础知识,首先是让学生学好语文、数学、外语等,掌握文字工具,掌握读、写、算的基本能力,进而再学好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数、理、化、生、史、地、文等)”。

  总之,从复杂理论视角审视基础教育有重要的意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只有围绕基础教育的基础性施展才不会偏离改革目标,并在不断完善中摸索出适合国情的基础教育发展之路。

  [2]欧阳营之.复杂系统理论基础[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美]沃尔德罗普.陈玲译.复杂:诞生于秩序与混沌边缘的科学[m].三联书店,1997.

  [3]徐伟德.当前基础教育热点问题的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05.(2).

  中小学体育教学课教学AG九游会,依据一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划分为两大类:理论课和实践课。理论课主要是指:

  1.在室内讲授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理论的基本常识。这部分主要包括体育课堂常规、体育锻炼的意义、常见运动项目及体育赛事介绍与欣赏等;

  2.运动中的安全与保健基本常识。此部分主要包括运动损伤的预防及救护、基本生理卫生知识、养生之道、营养保健等基本常识;

  3.体育与健身中的心理学常识。实践课主要是指在室外实际从事运动做练习的课。

  体育基础理论是体育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运动的技术要求,是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科学锻炼的基础,以适应终生各种运动和生活的需要必备条件。长期以来,我们在体育教学中严重地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体育基础理论教学。如果能把理论课和实践课结合起来,那么在整个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事实上,在体育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偏重实践课的教学而忽视理论课的现象。

  理论课讲授的体育与卫生保健基础知识不仅是指学生进行体育实践所必须的,也是学生应具有的文化素养,它在整个体育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通过理论课的学习能让学生转变对体育的错误看法。认识到学校体育教学在整个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地位,可以利用开学期初的第一节课使学生明确新学期的教学目标,了解要求和所学的内容以及考核项目与标准等,给学生一定压力不要让学生认为体育课等于“玩”,让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因而,为实践课的顺利开展提供一个纪律保证。

  通过理论课的讲授可以对实践课所教授的技能、技巧进行理性的分析,使学生了解技术的内在联系,更快的掌握动作。对那些不好分解示范又难以讲清楚的动作细节,可利用多媒体或者图标进行分析,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动作概念的表象,从而缩短实践课讲解所用的时间,提高实践课的课堂效率。还可以通过理论课讲授的一些卫生保健基础知识防止实践课出现运动损伤,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利用理论课介绍一些项目的奇闻趣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文化素养。也可以利用理论课介绍某一项目的规则,使学生成为某一项目的“内行”。通过理论课教学,学生了解项目的规则后能够更顺利的开展活动。

  理论课教学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在体育教学中的合理利用就显得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上好理论课,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2.每次重要活动之前进行全年级性或全校性的理论讲授。主要讲授活动须知、注意事项、规则等,使学生更好的观看、参加比赛。

  4.在实践课中可安排一小段时间的理论教学。如在实践课休息时间及时进行理论上的阐述,可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技术动作的内在原理。

  2.教学内容要注意结合学生的特点,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讲述要做到精炼、简明、易懂。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环节,目的在于为国家选拔和培养更高层次的人才。从学生本身来说,研究生教育为有能力、有愿望、有条件继续深造者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平台、机会和途径,由此决定了硕士研究生教育在教育培养理念、课程设置、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目标追求上都要与本科教育有所区别,但是,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却经常出现培养质量不高、缺乏特色、甚至本硕不分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健康发展。造成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对研究生教育的理念、定位、任务、着力点模糊不清。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突出特色,准确定位,核心是处理好“打基础”与“促拓展”的关系。

  众所周知,万丈高楼平地起,研究生教育是在本科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说明研究生培养离不开本科的“基础教育”,没有一个良好的基础,进一步的培养与发展就是空话,显然本科生时期基础教育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可这并不能必然地得出基础教育就只是本科教育的任务,研究生教育就不再言及基础教育了。恰恰相反,本科的基础还只是一般的普遍性综合基础知识教育,研究生学习不仅离不开综合基础知识教育,还要进一步培养专业基础知识,不仅基础知识教育不能少,而且还要进一步拓展和加强。比如高等数学、大学语文、大学英语等等,大学三、四年级接触到一定的专业基础教育,且不说这些学科能否使学生必要而充分地得到足够全面扎实必需的基础知识,就仅有的这些知识还会因教、学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教育效果难以令人满意,不可避免的会存在学生知识结构上的种种盲点、漏洞与缺陷,这些知识的短板、裂隙、薄弱环节所造成的隐忧短时期内看不见,直到未来进入更高层次、重大项目的研究工程,用到更复杂全面的综合知识要求时才能被发现,倘若如此,立时补!学也无法令人满意,不是时间不赶趟,就是因现学现卖不扎实,在知识上只获皮毛,难究其里,短期内无法达到现代日益复杂、高深、庞大又顶尖的科研课题更高要求,这是由基础知识教育的缓慢、扎实、深化、渐进的“天然”特点所决定的,而基础知识上的不足往往会限制甚至断送掉一个优秀人才继续前进上升的空间。要避免此类事情发生,未雨绸缪,决定了除了本科教育阶段加强基础知识教育以外,在研究生教育阶段,不仅要加强专业学科教育和科研能力、科研素质的培养,同样需要继续深化基础知识教育,查遗补漏,不断夯实基础,为未来的厚积薄发创造良好的条件。这在由大学基础教育向研究型教育转变的硕士研究生身上尤其明显和必要。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基础教育不可能和本科生基础教学一样,不可能再针对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去专门地去开设一门或多门的基础知识课程。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基础知识再教育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灵活性,在方法上也和本科教育有所不同,它不再是通过开设一门基础课程系统的去讲授,而是不断地在培养研究生基本的科研能力的过程中穿行,通过“史海钩沉”、前后联系、同顾复习、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的方式进行。也就是面对研究生教学,在专业知识教学时不断地联系该知识所直接联系或依赖的“前”基础知识,通过提问、讨论、作业等多种方法,设计教学,或者是在科研中结合科研课题,教师在科研的各个环节,有针对性地提问所涉及的基础知识,以检测学员对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对于熟练掌握的知识点会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对于没有掌握或掌握不好的前知识还具有发现漏洞,予以弥补的作用。通过研究生教学中的知识穿插和反馈,让学生重“绕”故“地”,达到回忆、弄懂、加深、升华的目的,如此不断地夯实基础,为科研能力培养创造良好开端。以硕士研究生的自然辩证法为例:现代复杂性理论是新兴的知识点和热点,其知识的前身应该是线性理论,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如果直接就复杂性理论本身的概念、理论去给学员分析,往往效果欠佳,且学生在教学效果调查问卷中普遍反映此理论突兀孤立,深奥难懂,与以前所学是前后两张皮,联系不起来,有一种知识断层和“硬拐折“的嫌疑。通过调整,在教学中我们采取把复杂与简单、线性与变性、局部与系统、确定与不确定进行比较分析,联系以前传统的牛顿——拉普拉斯决定论这个学生皆知的知识点,由此出发,分析复杂性理论的由来与发展,既让学生复习了以前的基础知识,又让学生看到的新理论与前基础理论的区别和联系,且深化了对新理论内荣的确切把握,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由此启发我们,研究生教学要继续深化基础知识教育,不断夯实学员知识基础,但在方式方法上要灵活、体现特色,既与本科教学有共同点,又与本科教育明显不同,既进行研究能力培养,又延续基础知识教育的传统,把扩大和深厚基础与集中和拔高专业技能有机结合起来。为培养时代需要的复合创新型专业科研型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研究生虽然要延续本科教育强化基础知识的传统统但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毕竟不同,其最大的特点和优势之一就是面向科研培养人才,紧跟学科前沿,推进相关学科设置。如果说本科生追求的是面宽、底厚、“容”杂、识“浅”的话,那么研究生教育就要追求面窄、顶尖、“容”专、知深,也就是要求在专业领域,研究生要接触和紧跟学科前沿,掌握本专业在国家乃至世界范同的前沿课题、信息与研究状态,为学生未来自行开展科研做好铺垫,由此决定了研究生的课程教学要做好拓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研究生的拓展并不简单的是在知识深度和专业性上比本科教育的进一步的拓展,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的学术视野进行拓展,现代科研离不开理论上的高深和操作上的精进。这是良好科研素质的必备要件。研究生培养目标是高层次人才,尤其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大批顶尖科研人才,其核心素质和要件首先是要有开阔的学术视野,熟悉专业学术研究前沿态势,具有敏锐的信息捕捉能力。

  由此要求研究生教育注意培养学生捕捉科研前沿动态,敏锐反应学术研究信息,开阔知识视野,增强科研实践操作能力等等。首要的是要结合专业学科,动态介绍国内外本学科的发展概况、所取得的新成就、新进展以及面临的主要课题。一方面帮助学员熟悉专业领域的现状。另一方面,帮助学员提早选择自身未来科研主攻课题和方向,反过来有利于指导现阶段学员的课程选择、知识结构的搭建,助推学员更好地学习。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信息量大,可以结合图片、动画和录像等相对更加活泼生动的形式,对前沿科学、应用实例等内容的教学发挥得天独厚的优势,帮助学员开阔知识、理论视野。比如,《自然辩证法》教学在讲述系统自然观的过程中,在全面介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让学员了解系统自然观的体系结构框架,把握系统自然观所揭示的自然规律的同时,及时适度地介绍现代宇宙学的新进展,以各种方式介绍等级宇宙模型、大爆炸宇宙模型、混沌理论、耗散结构理论、熵与熵增原理等新理论,围绕“宇宙”、“物质”、“宇宙热寂寞说”等问题引导学员展开争论,增进学员对现代宇宙学进展的了解,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系统自然观、生态白然观的理解。开阔了学员们的知识视野,使他们真正体会到物质世界的无限丰富性AG九游会,人类认识上的无止境特点,激发了学员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究热情。效果良好,深受学员欢迎,有人甚至把“对宇宙热寂说”的几点质疑用做课程作业论文的题目。

  需要指出,研究生教!学要注意介绍国内外研究状况,主要采用学术讲座的形式,教员将教学内容分类,形成系列主题,学员分组负责一个主题,通过调研,在教员的帮助下形成调研报告,并选派一名代表在课堂上进行讲述。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邀请校外单位的科研工作者做讲座。

  知识来源于实践,随着生产、生活的而扩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经济、社会、文化迅猛发展而剧增,在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瞬息万变,给科研、教育、人才培养既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研究生培养必须顺势而为,积极改革,不断吸纳新知识,更新教学内容。有统计显示,知识经济时代,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每五年总量就会翻一番,知识更新速度非常迅速,研究生教育要跟上时代步伐,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就必须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组织、教材取舍上下功夫。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传统教学内容不能丢,新增知识内容又必须容纳,只能通过压缩传统知识传授时间和内容,相对地延长新知识的教学时间和教学容量米实现,最重要的是抓好传统课程的选择、取舍和新课程的遴选和开设,并把学科教材的更新与编写放在关键的位置。统计显示,现在每年研究生教材的更新和新增课程设置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以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程为例,上世纪80年代开设以来,教材不下百种,十年前,我国高校普遍采用由国家教委统一编发的通用教材《自然辩证法概论》,对全国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是,这本教材已经十多年没有更换了,而十年之中,科技革命所带来的知识信息爆炸何等巨大,如何将十年来的科技知识信息反映出来,融入研究生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通过教学小组集体攻关,总结编写了《当代科技哲学前沿问题研究》作为学院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程的辅助教材,纳入课堂教学,一方面更正、弥补了传统教材的缺陷和不足,另一方面给学员的课堂增加了新能容,增强了吸引力,也缩短了学生所学信息与当代科技前沿之间的距离,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可见,推进研究生教学改革,一定要重视研究生课程的遴选与取舍,一定要经常性地增加教学内容,不断调整教学内容结构,为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

  学习上,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更不同于高中生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学习态度主动,自学能力强,思维活跃。针对以上特点,要求我们既不能、也没有必要继续采取传统的以教员为主的满堂灌的单向授课方式,应该更新教学观念,真正确立学员的主体地位,切实改进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习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核心在于让每一种教学活动都让学员参与进来,自觉主动成为课堂的主人。比如可以采取案例教学,开放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来开展研究生授课,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得研究生教学在方法、目标、重点上相对于本科生教学上都有极大地拓展与创新,更加突出体现研究生教学的特色。比如,“自然辩证法”课程在讲授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时,就通过增加“当代生命科技的伦理审视”这一内容,围绕“安乐死的伦理分歧”。采取课堂辩论的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切身看到科技与社会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启发学生从国家与社会的战略高度思考科技发展规划、科技政策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积极关注当代中国科技与社会发展面临的种种问题,激活学员的思维,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谋略,为我国科技与社会发展规划出谋划策,做出贡献。在基础理论教学部分,可以采用课堂讲授为主,学员自学为辅,穿插课堂讨论的活动。要求学员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课堂讨论时间应给予学员充分自由表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鼓励学员的新想法,使学员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锻炼和培养自己的创新性思维。

  研究生课程教育是为后续科研工作的开展打基础的,因此应该把理论和科研实践统一起来,创造条件引导学员积极参与到实验、考察、参观、探索和研究等实践活动中来。 古人云:学以致用。恰恰契合了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人类的认识规律。研究生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掌握知识,而是要具备切实的科研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如果只掌握了一大堆知识,而不能有效开展科学研究,这样的研究生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所以,研究生教育一个核心任务就是要打造学生过硬的科研操作能力,科学实验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开展面对应用的科研实践活动,开展实验系统演示活动,激励学员亲自动手调试。不仅包括课堂、实验室的操作,也包括具有改变学生观念的社会实践、企业调研活动,甚至可以有选择地吸收一部分研究生参与学校的一些科研团队,真正让他们承担部分科研任务,以科研促学习,以科研练能力,通过拓展能力,真正使学生达到一个新水平,新台阶。

  研究生培养既是本科教育的继续,又是本科教育的提升,是连续中的转折和递进,也是从基础培养为主向科研培养为主的华丽转身,能否很好地实现这个华丽转身,关键在于能否处理好基础知识教育和科研能力培养与拓展这一对关系。事实上,处理二者的关系不仅重要,而且必要,不可偏废。研究生教育离开基础知识的回顾和巩固就会根基不稳。反过来,只重视基础知识夯筑而不注意科研能力培养,只能限于教育重复,学生难有长进。科学的选择是恰当处理二者的关系,要兼顾发展,辩证统一。一方面,继续重视基础知识教育,在新知识的拓展中,不断贯穿、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回忆和反馈,另一方面,大力开阔学员的学术视野,介绍国内外科研前沿态势,讲授新理论、新观点、新思维。改革教学方法,把本科生以教师主导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为更适合研究生的以学生为主的讨论式、自学式的自主教学模式。教学目标和评价上也应该进一步拓展,把本科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考核转变为自我知识更新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评价机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继续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科研素质与能力。核心是把知识学习转变到能力培养的方向上来。唯其如此,才能既体现本科教学与研究生教学的连续性、一致。又充分体现研究生教育的应有特色和高度,体现出二者的真正不同和提升。以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开拓性科研能力为牵引、为导向,引领我国高层次人才教育和人才梯度培养的健康发展,实现“夯”基础与“抓”拓展并进,教育与人才共赢。

  [1] 侯静,贺军涛.学科前沿与基础教学相融合的研究生课程教学.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03.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教师知识结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既具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共性特征,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下面笔者从自身的经验出发,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专业要求多元与教师知识结构相对单一之间的矛盾作一具体分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涉及内容十分广泛,现实性、针对性都很强”①,因此,由其开课目的、内容设置、教学环节等所决定,这门课程的教学必然对任课教师知识结构多元化的要求更高。

  1.课程开设目的决定任课教师的知识结构必须多元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开设目的在于“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提高自我修养”②。从课程的开设目的上看,教师首先必须紧跟社会发展形势,及时把握国家社会发展动态,才能讲清楚当代大学生成长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帮助学生明确自身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从而明确自身的努力方向。其次,教师唯有自身具备良好的修养与气质,具备多方面的知识与一定透视人生的智慧才能深刻地影响他的学生。

  2.课程的内容设置要求任课教师必须更具“兼容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法制观教育、道德观教育”。③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2010年版的教材,这门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历史使命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与意义的讲解、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道德观教育、法律基础知识传授及法制观教育等。从内容设置上看,这门课程相对于高校本科生的其他三门思想政治公共基础课来说,内容是最庞杂的,它几乎涵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所有内容,这在客观上要求任课教师必须更具“兼容性”。

  3.课程的教学环节决定教师的角色必须多样化。笔者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教育方案的实施者,同时也是教育方案的制订者和评估者,出于方案的制订与评估的需要,教师又是信息调查员与资料统计分析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活动的开展,也应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般规律。教师只有在知识结构上是多元的,才能很好地适应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多种角色。

  当前知识结构相对单一几乎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存在的共性问题,由于篇幅所限,笔者仅从以下两个方面作一简要分析。

  1.高校在评职上对教师科研成果的专业单一性要求较高。当前高校对教师评职的资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然而对于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类思想政治公共基础课教学任务的教师来说,评职上要求科研成果的专业单一性与实际教学对其提出的知识结构多元化要求存在激烈冲突。教师为了能够顺利评职只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与自己所在的学科领域具有高度一致性的专业问题研究上,很少有精力顾及其他。当然如此的要求对于提高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的科研能力、专业素养、进而提升其教学质量是必要的,对于高校的整体科研能力的提高也是必需的,但对于从事公共基础课教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显然与实际教学对其提出的知识结构多元化要求是矛盾的。教师顾此失彼的结果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实效性,客观上淡化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在实际操作层面的引领作用。

  2.教师教学工作量过大使之无暇顾及职业素质的全面提升。当前各高校从事思想政治公共基础课教学的教师工作量普遍高于专业课教师,有的甚至超出几倍。繁重的教学工作使得教师只能把本就已经十分有限的精力更多地放在教学法的改进上,致力于通过教学法的创新与改进以形式上的喜闻乐见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在充分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的同时,也能够从容应对学校督导组和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双重评估。而对其他的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密切联系的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知识的学习就往往顾及不到了。

  针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之道,化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专业要求多元与教师知识结构相对单一之间的矛盾是做好实际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果的根本出路。

  1.科学安排教师工作量,为全面提升教师职业素质创造条件。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基础性工作的顺利而富有成效的开展。根据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联合下发的文件,高校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要总体上按不低于师生1︰350~1︰400的比例配备,但一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配备往往远低于这个水平,即使合班(一般是四个以上自然班合成一个大班)上课,教学任务依然十分繁重,某些高校的师生比甚至低至1︰600~1︰1000。因此,只有充分保证高校思想政治公共基础课教师的人员配备,才能从源头上解决教师的工作量问题,只有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师的教学任务,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教师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全面提升职业素质。

  2.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公共基础课教师在评职上走两条路。从目前各高校的现实情况来看,适度降低对于科研成果的专业单一性的要求是解决专业要求多元与教师知识结构相对单一矛盾的一条切实解决之道。比如教师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与其所承担的思想政治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任务存在学科交叉的论文也应属于评职的“有效论文”,同时可以考虑适度减免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与其所在学科领域具有高度一致性的专业论文的数量。在教师的培养过程中,本科阶段的目标在于培养教师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交叉的特点,研究生阶段的目标在于进一步提升其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理论素养。因此,如果高校在评职要求上能够充分考虑到思想政治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对教师知识结构的多元化要求、使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公共基础课教师在评职上走两条路,那么,在有时间和有精力的条件下,承担思想政治公共基础课的教师完全有能力结合工作需要系统、有效地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全面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

  因此,高校应从制度上为任课教师创造条件,保障任课教师能够有时间、有精力投入到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上,使教师能够全面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做好自身的教学本职工作。

  目前,中国体育教育主要偏重于实践教学,而理论教学却一直未能从根本上引起重视。高校作为学校教育的最后阶段,应重视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使学生真正学到系统的体育理论知识来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地指导自身体育锻炼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作用,为高校学生步入社会进行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坚实基础。

  体育理论知识是人们对体育的根本认识,是人们从事体育活动的根本指导思想,是高校学生体育意识形成与深化的前提,是培养“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基础理论。2002年8月教育部颁发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第8条明确指出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并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安排约10%的理论教学内容海学期约4学时,扩大体育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这对于丰富高校学生的体育科学理论、体育知识及形成终身体育观念有重要的作用。同时高校学生也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体育锻炼能力。首先“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理念要求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这为高校学生坚持体育锻炼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奠定基础。其次,高校学生在自主锻炼的影响下,急于要求掌握体育理论知识。高校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体育理论,能够增强体育意识,提高体育能力,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最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为健康人格培养创设条件。体育理论知识涉及领域广泛,不仅具有体育运动和健康教育的价值,而且蕴涵深邃的哲理和人文教育价值。通过理论知识学习,促使高校学生体味到体育与健康文化的博大精深,促进他们在体育实践中获得更深的体验和认识,同时对培养民族精神、团队精神、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等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高校学生思想上不重视体育理论知识。现状表明,大多高校学生认为体育课最主要的是实践课,学生对体育理论课不感兴趣、不重视。调查发现,体育理论课上认线%,许多学生要么是做与本课无关的事情,要么在上课过程中偷偷逃走。分析产生这些问题和不足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体育教学本身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是由于人们还长期普遍存在_种错误的观念,认为体育课就是活动身体、打球跑步、放松心情,掌握健身的运动技能。有些高校学生在以前的基础教育中甚至从来没有接受过体育理论,他们从根本上没有认识到体育是一门科学。

  2.高校体育理论知识缺乏实际系统性。随着中国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和体育与健康教学整体改革的尝试,出现了一批各有特色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模式。在《纲要》中,目前还没有明确规定体育理论课应该讲授哪些内容,全国普通高校也没有统_的教材,因而造成了众多高校、许多老师选用体育理论课教学内容比较随意,往往没有对学生的需要进行分析研究,很难满足目前高校学生的多方面的要求。据调查,目前高校学生掌握体育理论的比较匮乏,对本应该掌握的体育健康、体育保健等体育常识知识明显缺乏。

  3.高校学生体育理论联系实践不足。首先,教学方法上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的问题,致使体育理论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不够深刻,因而体育理论知识在体育活动中没有对学生切身利益产生明显的效用,从而影响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其次,高校学生获得体育理论知识的渠道单影响体育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目前高校学生基本上都是通过体育理论教学获得体育理论知识形式单一。而校园体育活动本身就是完成体育教学目的任务的延伸和补充,所以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应属于校园体育活动获得的一个重要途径。

  1.加强高校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重视。一方面我们要建立新型体育理论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体育理论兴趣。体育理论教学模式是指在教材内容、组织结构、教学方式手段等方面要符合高校学生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针对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特点,学生可以自己选课对感兴趣的体育理论知识进行系统化、集中教学,尝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教学模式。还可以采取课内外结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主动,拓展学生的获知途径。另外,在体育理论教学内容方面,增加对学生实效性较强的内容,据调查,高校学生目前学生对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更为关心与关注,占75.60%,排序第_。通过健身、健康、娱乐、保健等理论基础的学习,切实解决学生体育锻炼问题,能大大提高学生对体育理论学习态度,健身不再盲目。另一方面,加强体育理论的考核。考核是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评定学生成绩、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也是检查教学效果、取得反馈信息的重要方法。考核能引起学生对体育理论课的重视。把考核成绩计入体育课总成绩中或者单列体育理论课考试成绩。考核的方式可以是开卷,也可以是闭卷或其他方式。总之,要达到督促学生自觉学习、重视理论知识掌握的目的。

  2.在高校教学过程中要求知识结构系统化、教学方法现代化。体育理论课的教材应适当统一并灵活,教学内容选择应系统、科学。教材的使用应适当统一并有一定的灵活性,在统编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可灵活选择自编或其他教材。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注意系统性、科学性,内容的系统性要求对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要全面、系统讲授,并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知识结构系统化要求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注意系统性、科学性,要求对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要全面、系统讲授,并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大学体育教育要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更加全面了解和认识体育,避免与中小学体育课重复的教学。教学方法现代化主要表现为教学物质设备的现代化和教学方法的现代化。运用多媒体课件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而且有助于扩大教学规模。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良好效果。避免单一教法给学生学习心理带来的消极影响,从而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保持最佳状态,这有利于提高高校学生学习体育理论的质量。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高校法制教育主要是法律知识教育,而知识教育属于智育范畴。因此,高校法制教育的性质是智育。在这种教育思想指导下,一些高校的法制教育,重知识轻观念,片面追求传授法律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在课堂上搞“满堂灌”,争分夺秒地讲解法律条文,力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实用性法律知识的需求。但由于学时太少而内容太多,新的法律又在不断涌现,法律知识呈现“爆炸”态势。因此,在几十个学时内向学生传授的法律知识,无论其深度还是广度,都十分有限,难免挂一漏万,失之肤浅。

  当前“基础”课中法律基础知识教学局限于课堂教学,由于课时少,教学内容较多,所以很多高校的法律基础知识教学都片面追求传授法律知识的容量,仅是法律知识的讲授,辅之以适当的课堂讨论和案例,而法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有限的课堂教学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造成了大学生整体法律认识水平不高的状况,甚至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与社会接触中出现许多法律盲点,这种单一的教学手段说明目前我国大学法律教育仍处在普法教育的层面上,难以达到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阻碍了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教育主体在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问题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由于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在学生政治教育中地位的不明确,教育主体在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方面认识比较模糊,不清楚应该怎样系统地开展法律素质教育,更谈不上建立法律素质教育体系并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其次,法律素质教育是一项政治性、理论性、知识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教育,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规范的内容和相对稳定的教育渠道,而且必须有受过正规培训、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法律教师队伍。高等院校的法律教师不仅要懂得学校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年学生成长规律,而且要具备比较系统的法律学科知识和较高的法律素质。教育主体关于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指导思想的不统一以及自身法律素质的差异,极大地影响法律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大学生法制教育已经取得可喜的成绩。然而,在一些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却长期徘徊在法律知识或单纯的法律基础知识教育的层面上。这种情况显然不适应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也不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大学生法律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所以,高校“基础”课教育工作者要转变理念,开拓进取,给教学工作一个准确的定位。

  高校法制教育不是单纯的法律知识教育,而是全面的法律素质教育,重点是法律观念的引导,属于德育范畴。因此,我们在“基础”课的法制教育实际工作中,应当坚持法制教育的德育性质,将高校法制教育由法律知识教育转变为法律素质教育,为加强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提供重要前提。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不要局限于教材,要注意精、少、宽、新的有机结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具体操作上,可采用专题讲授的形式,对不同章节的内容进行优化整合。每一个专题讲两个课时,分六个专题把相关法律知识讲完。此外,将教材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在学习过法律基础知识之后,选择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法律知识重点讲解,比如,以商科为专业的学生,可以重点讲解经济法方面的法律知识等等,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增强了学生学习和应用法律知识的意识。

  课堂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是当今高等教育的两大重要环节,由于两者的地位和作用不一样,我们在组织社会实践时,必须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使它们在学校教育中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发挥育人功能。

  从地位上看,课堂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它在培养大学生成才的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而社会实践教育则是课堂教育的延伸,起着补充和辅助作用。这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理解:1.学习间接知识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一个人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通过专门的学习,可以用最经济、最简捷的方法把人类几千年来积累起来的知识精华继承过来。大学阶段正是大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高峰阶段,是大学生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积累知识能量的关键阶段。因此,大学生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书本理论知识。2.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是高校教育的两大任务,但能力的培养必须以知识的传授为基础,能力的大小与知识的多少成正比。从本质上讲,知识就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和继承,离开知识的能力是原始低下的能力。3.知识的积累是知识创新的前提。当代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知识创新型人才,而知识创新离不开知识的积累。科学的发展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对前人知识成果的继承是知识积累的主要途径。4.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对大学生成才起着长期作用。基础理论知识是核心知识,它涵盖了最基本的科学原理,是现代科学发展的基础。尽管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知识更新越来越快,但作为知识核心的基础理论却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可以长期起作用。5.学好书本知识是搞好社会实践的前提。社会实践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是基础理论知识的运用,也是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检验。所以,社会实践必须以基础理论为指导。基础理论涵盖了最基本的科学原理和基本概念,它为社会实践提供理论先导和智力支持,如不掌握这些理论,就会失去最基本的思考、判断能力,难以指导社会实践。但是,强调系统的基础理论学习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社会实践。社会实践虽然在高校教育中不占主要地位,但却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对课堂教育的补充和辅助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没有社会实践这一环,高等教育就会残缺不全。具体地讲,社会实践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辅助作用表现为以下几点:⑴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巩固基础知识。理论只有运用于实践才能为人们所理解和掌握。课堂理论虽然具有完整性和系统性,但毕竟过于抽象,需要结合实际才能为学生所接受,这就需要社会实践的有机配合。社会实践具有直观性和现实感,它可以使学生在具体的工作环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书本理论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加深。所以,学生要真正理解和掌握书本理论知识,仅仅靠课堂教学是不行的。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强化、巩固、验证书本知识,并在实践中增长才干。⑵检验、完善书本知识,优化知识结构。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回到实践中指导实践。同时,也受到实践的检验。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理论也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得到检验和完善。由于学校教育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在事实上与社会现实存在一定距离,或超前或滞后,所以,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是否与社会现实完全吻合,还需经受实践的检验。社会实践正好提供了这一机会。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可以检验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获取直接经验,弥补所学理论的不足,完善所学的书本知识,同时,根据社会需要调整、优化知识结构,使知识结构更加完善,更加合理。⑶促使知识向能力转化。知识只有转化为能力才有意义和价值。尽管知识是能力的基础,但知识并不等于能力,知识转化为能力必须经过实践锻炼。所以,大学生要想成才,仅仅依靠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向实践学习,并在实践中领会和掌握书本知识。社会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既深化巩固了课堂知识,又培养了实践能力,从而实现了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苏联当代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活动家, 他的教育思想对苏联的教育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我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教育理论界都受到特别关注。自他的作品翻译到我国以来,广大教育理论与教学工作者都希望从他的作品中多了解一些有益的教育思想和理论。当前,我国正在推行教学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他的许多思想与理论显现出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把青少年培养成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是苏霍姆林斯基全部教育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他反复强调要实现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必须实施多方面教育,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与教育史上长期流传的多种教育思想不同的是,他对各方面发展到何种程度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智力上,要求智力丰富,拥有高深知识和清醒的理智;在道德上,要求心地善良、心灵健康、情操高尚;在体质上,要求体质健全、身体匀称、体态端正、动作优美、体力强壮;在劳动上,要求热爱劳动、坚毅顽强;在美育上,要求能欣赏周围世界的美,并为他人创造美,还要能够感知美和领会美,珍惜和爱护美。

  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是以全面发展为主体,把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与个性发展三者融为一体,使之成为一个统一体,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以其他几个方面作为必要条件和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是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这个意思意味着:劳动与智力发展、道德发展、美感发展、情感发展、体力发展之间,劳动与思想和个性的公民基础的形成之间有一条强有力的纽带联系在一起……”① 他认为实现全面和谐的发展还要使每个人的个性特点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就必须“注意每一个人,关怀每一个学生,并以关切而又深思熟虑的谨慎态度对待每一个孩子的优缺点”。②

  苏霍姆林斯基从长期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智育的实现与知识的传授分不开,没有知识的掌握就谈不上智力的发展。

  教师指导学生掌握知识,一方面,要教会他们学习方法,低年级学生应该学会观察、思考、表达、阅读、书写;高年级学生要掌握更多的具体学习能力,如计算、测量等;另一方面,教师要启发学生思考问题,通过提出疑问,解答疑问以发现线.重视课内外的有机结合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掌握基本知识非常重要,但面对人类社会丰富的知识宝库,这才是第一步。因此,他主张课内外有机结合,在教学内容上,除了牢记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外,还要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来发展大纲上规定的知识,做到开设正课与自由活动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即“两个教学大纲”的理论;在时间安排上,他建立了一套特殊的作息时间表,主张学生充分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时间。具体来说,学校一般在上午上课;下午不排课,按兴趣参加各种活动小组,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被分配到各个小组进行指导;晚上,让学生参加轻松愉快的文艺活动。

  在教学实践中,面对闭门读书、死记硬背等现象,苏霍姆林斯基倡导实施思维课。实践证明,长时间单调的脑力劳动或无休止的机械背诵会造成儿童智力衰竭,造成人的大脑皮层神经元和神经能的疲劳和萎缩。这种情况下要提高学习效率,就必须改变脑力劳动的条件,苏霍姆林斯基主张“在大自然中发展儿童的思维和增强孩子的思维能力”。③在大自然中上思维课,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使他们的知识更丰富充实,感情更具体真实。让儿童观察自然,从客观世界中获得具体形象,再启发他们思考,从而对知识加深理解,加强记忆。

  苏霍姆林斯基还提倡研究性学习,主张通过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学习。具体步骤是提供学习材料,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阅读材料,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分析;针对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通过实验对每种假设进行设想、验证、肯定、排除。研究性学习方法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教育有强大的威力。”④在他所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也有许多因战争而留下的孤儿,他们具有与正常儿童不同的性格和生活习惯。苏霍姆林斯基相信教育会使这些孩子成为真正具有幸福观的新人,他和教师们给予这些孩子们以特别的同情、关怀和爱护,以真诚之情对他们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说:“被任命为校长时,就已深信:只有当教育建立在相信孩子的基础之上时,它才会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如果对孩子缺乏信心,不信任他,则全部教育智谋,一切教学和教育上的方法和手段将像纸牌搭小房一样定然倒塌。”⑤苏霍姆林斯基还承认人的聪明才智及天赋有很大的差异性。他要求教师要尽最大可能去充分满足孩子们多种多样的兴趣和企望,使他们愿意学习、要求学习。他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这本著作中写道:“(一个好教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能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⑥

  自我教育理论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一项重大创新。苏霍姆林斯基强调自我教育是学校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⑦他认为自我教育是学生能否真正接受教育的关键因素。要教育学生树立信心,首先要依靠他们自己完成各项任务,教育他们自我尊重、自我监督、自我克制、自我完善;发展和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是自我教育的核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精神力量必须从年龄很小的时候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认识。苏霍姆林斯基的自我教育涉及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也包括课内教育和课外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断定,要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仅仅依靠正规的课堂教学和教育绝对不够,还必须通过课堂以外的多种渠道和多种活动才能实现。

  苏霍姆林斯基所主持的学校被人们称为一所教师进修学院,他要求每个教师不仅要具有必备的品质,而且还要有不可缺少的基本素养,他用自己学校实际工作的深切体会关心和帮助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要用充分的时间提高业务水平,一年只写两个计划,每周有一天不给教师排课,不开夜车批改大量的作业。

  苏霍姆林斯基善于了解每一个教师的兴趣和特长,使他们的这些兴趣特长同学生的活动结合起来,成为通向学生心灵的直通车,从而具有很强的感召力。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教育素养包括三个方面:热爱并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及那门科学,了解它的发展情况及所探讨的问题,对于这方面的知识有特殊的兴趣;应该懂得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以便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各不相同的先天禀赋和聪明才智;提高教师的语言素养。

  (一)苏霍姆林斯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理论,从理论上讲不但符合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也与我国教育的目的一脉相承

  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一理论不但符合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含义:人的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才能的全面发展,人的自身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发展;同时也体现了我国教育目的的要求,即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重要的是,他的个性全面发展理论,与现代教育理论中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挖掘学生的天赋与潜在能力完全一致。进入新时代,我国推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实施素质教育,也正是要求人的各方面及其个性全面发展。

  (二)苏霍姆林斯基的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的统一论,为长期以来在教育理论界因智育问题引起的争论提供了答案

  曾一度在教育理论界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智育观点:即以传授知识为主和以发展智力为主。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获得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他认为,智育“包括获得知识,形成科学世界观,发展认识和创造力,养成脑力劳动的技能,培养对脑力劳动的兴趣和要求,以及对不断充实科学知识和应用科学知识于实践的兴趣和要求”。⑧将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的智育理论也正是现代教育理论所倡导的。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改变传统教学观中过于注重接受学习的现状,要求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强调师生的互动。这正体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智育理论的实质,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知识,而且要具有创造性地运用知识于实践的能力。同时,我们还应该借鉴他课内外有机结合的观点。进入新世纪,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人类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习无限的知识,更应该进行课内外的有机结合,不断扩大知识面,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三)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自我教育理论对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自主精神的培养离不开自我教育。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强调的,自主教育首先应该涉及各个领域,无论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教育工作者应尽可能创造物质的、精神的教育条件,时时处处去满足他们各方面的需求和渴望;其次,自主教育应该及早开始,使学生从很小的时候就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有兴趣做有益的、需要的和必要的事情,学会料理自己,学会判断自己的活动及其结局;再次,进行自主教育可以采取各种方式:教师引导学生阅读饱含智慧和美好事物这两个方面的书;通过劳动了解世界,了解自己,体验因获得重大成果而带来的极大愉快;合理安排自由活动时间,让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小组,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各种工作。

  (四)苏霍姆林斯基关心和帮助教师提高教育素养,对于现代教学论提倡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不可或缺

  从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中就可以了解到他是如何关注教师的成长和发展的。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还应该具有充分的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即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以及教师在面临实际的课堂情景时所具有的课堂背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以前人们认为教师的发展只是师范院校所关心的事情,这与今天所倡导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相差甚远。而苏霍姆林斯基在他所领导的学校里一直关心和帮助教师的成长,尤其是青年教师,他要求教师通过阅读充实自己的知识,并以此间接地影响学生。他还要求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信任学生、爱学生,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针对他们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挖掘他们的潜能和天赋,无论是在思想上、知识上还是教学实践上他都对教师提出了详细的建议。进入新时代,苏霍姆林斯基注重关心和帮助教师提高个人素养的思想,相信会对当前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有所借鉴。

  ①苏霍姆林斯基著、黄之瑞等译:《让少年一代健康成长》,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39页。

  ②[5][6][7]苏霍姆林斯基著、赵玮等译:《帕夫雷什中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1页、第29~30页、第44页、第23页。

  ③苏霍姆林斯基著AG九游会、唐其慈等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5页。

  杜威的教育思想是非常宏大的,如何对他的教育思想进行概述、如何将它的教育理论进行更进一步的系统的归类和划分是我们学习杜威教育思想时首先要面对的问题。从现有的教育史的著作中可以看到,对于杜威的全部教育思想的分类和概括有着许多不同的划分,这些方法各有异同也各有利弊,这些不同的概述体现了不同的教育研究人员在试图把握杜威教育思想体系中所进行的不同的尝试,反映了他们对杜威的教育理论的不同理解。从现有的材料看,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从杜威教育哲学的角度出发进行的划分;另一类是从杜威教育思想的角度出发进行的划分。比较这两种分类方法,以教育哲学为基础的划分方法是将杜威的教育哲学基础作为理论根源。而以教育思想为基础的划分没有区分教育学与教育哲学,教师避免了教育学与教育哲学的解释,比较简便易行。然而笔者倾向于前一种划分,因为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是他建立其全部教育理论的根基,杜威认为:“我们能给哲学下的最深刻的定义就是,哲学是教育最一般方面的理论。”[1]以哲学的视角去考察教育、指导教育是杜威所倡导的。在杜威的著作中既注重从哲学的角度批判教育中的弊端,也注重从哲学的角度阐述他自己的观点。要想学到杜威思想中的精髓,我们必须从他的理论根源———哲学基础上进行把握,才能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对于我们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先进理论、对于我国基础教育的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是美国土生土长的哲学体系,19世纪美国应用科学十分发达,但理论科学却远不及欧洲,哲学方面也是如此。内战结束时,在美国的大学里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是18世纪末传入美国的常识唯识论,19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哲学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发展成独立的学科。在这一过程中在美国本土生长起来的实用主义功不可没。杜威是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他认为实用主义首先是一种民主哲学,哲学应走出象牙之塔,改造为人们掌握自然和建立更美好社会的工具。他进而认为只有通过行动,人们才能获得有效的思想。实用主义由于强调一切思想应由效果来判断,鼓励了对传统信仰的批判,引导人们自发建立务实的原则,推动了在政治生活和个人生活各领域进行大胆的实验。实用主义哲学直接推动了教育运动的开展,并且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也成为进步教育运动的理论基础。在杜威看来,普适的、永恒的、先验的真理并不存在,衡量真理的标准应是实用效果。人的思维是在疑难情境中产生,以获得经验并成为改造和指导人的活动的工具。因此真理是解决当前需要的工具,有用的就是真理,经验高于一切。

  教育是自人类社会出现以来就有的活动,中国历来重视教育,中国古代著名的学者、思想家多半从事教育,重视教育,并且大多成为著名的教育家,如果说中国在杜威来华之前未曾提出过教育哲学的概念,但关于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却是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了。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均提出各自的政治主张,建立起风格迥异的价值理论体系,并以教育的形式传播他们的理论,因此提出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论体系,秦汉以后儒家成为中国的文化主流,并经过后世几代儒家学者的改造和发展,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哲学体系。并且儒家经学教育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和学风,从此,“读书和教书成为教学的基本形式”,“钻研文字成为治学的基本功夫”,“教育日趋脱离实际”。[2]可以说,哲学是教育实践的理论基础,哲学影响着教育哲学的方向。中国古代有关宇宙观、人生观的理解直接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和教育。“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的基本观念之一,儒家倡导天人合一,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强调人与社会协调,实际是讲天人合德。因此,中国文化主要研究社会人事和伦理道德,重社会人事,轻自然研究,造成中国自然科学发展落后于西方,同时受到道家、佛家思想影响,知识分子注重心性修养,完全脱离了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更加阻塞了中国知识分子对自然科学的关注和研究,使中国自然科学长期停滞不前。哲学对教育的影响不仅在世界观人生观等方面,还有思维方式、方法论方面的影响。例如中国古代重视经世致用、重行轻知的思维方式;“中国古代所谓的有学问不是关于客观世界的自然科学知识,而是如何安身立命和治国平天下的经世之学是人们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不是构造知识的逻辑体系,而是寻求如何把握对象的关键和契机的技巧,要求原则、原理具有应用的简洁性和直观性一系列原则、原理向人伦日用直接转化。因此,在教育上则可称为实用理性教育和知行相即教育。”[3]然而中国哲学又有其弱点。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中讲述道:“中国哲学家之哲学,在其论证及说明方面,比西洋及印度哲学家之哲学,大有逊色,此点亦由于中国哲学家之不为,非尽由于中国哲学家之不能”,至于原因,冯友兰先生认为“盖中国哲学家多未有以知识之自身为自有其好,故不为知识而求知识,不但不为知识而求知识也,即直接能为人增进幸福之知识,中国哲学家亦只愿实行之以增进人类之幸福,而不愿空言讨论之。”“故中国读书人向不重视著书立说”,“故在中国哲学史中,精心结撰,首尾贯穿之哲学书,比较少数,往往哲学家本人或其后人后学,杂凑平日书札语录,便以成书。成书既随便,故其道理虽足自立,而所以挟持此道理之议论,往往失于简单零碎,此亦不必讳言也。”[4]冯友兰先生认为,中国哲学之所以不如其他国家哲学的发展,不是因为中国的哲学家不具有这样的能力,而是中国的哲学家没有潜心进行哲学研究,哲学专著往往不是完整的系统的。中国人重实行不重为知识而知识的研究工作,学习和教学往往为了“学而优则仕”,求学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5]中国人首先是为了“内圣外王”而进行学习,“内圣”即“立德”,“外王”即“立功”,最后才是“立言”,即研究学问著书立说。可以说从哲学传统上讲,中国的哲学是缺乏系统研究精神的,同时中国人讲究“悟性”,重视直觉思维,在学习和研究中重视领悟和直觉,不注重形式逻辑,且重视思辨。因此中国的实证哲学受到直觉思维方式的限制难以发展。中国的教育传统便不注重实证,不注重观察和逻辑分析,也不注重研究的精确性,可以说中国的哲学是与教育哲学共生长的,两者是统一的。中国的哲学传统和教育哲学的传统是中国当代教育哲学发展的前提,古人的理论是我们研究的宝贵财富,也要求我们结合今天的现实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创造和研究。

  谈及中国当前教育哲学的现状,首先的问题便是对教育哲学本身存在的必要性及其含义的怀疑。许多人都会认为:已经有了教育学,为什么还要有教育哲学。而在广大中小学,无论校长还是教师,都难以表达自己对教育哲学的理解,较少树立教育哲学的观念,一些顺应改革的校长教师常常谈及各种新鲜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各种研究也较多以理念或方法的形式出现,较少论及教育哲学,较少对教育哲学进行研究,往往谈及哲学便是希腊罗马,便是西方哲学史,较少对中国传统教育哲学进行研究,新儒家的研究在中国大陆本土还不及香港台湾和其他国家的研究便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而另一方面,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教育,但近年来关于教育的报道常常是负面消息,而教育哲学的缺失与这些问题的出现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譬如,教育者关于民主观念的缺乏直接导致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出现,将学生看作低于自己的个体,而不是将学生视为与自己平等的生命,这必将导致教育者忽视学生人格的独立性、平等性,恶意贬低和伤害学生人格和身心的现象出现;教育者不能从哲学的角度理解教育,而是单纯的将其视为传授书本知识的过程,这必将导致满堂灌、题海战和课业负担沉重的问题;并且教师及家长以考试论英雄的观点引发的学生心理的伤害和恶性事件的发生也就难以避免了;同时教育者忽视教育所包含的使学生社会化的应有之义,导致学生只会考试却不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在各种危机和选择面前往往表现出茫然无知、手足无措的现象,这也是教育哲学缺失导致的必然结果。然而对于这些问题并不是因为教育哲学本身的研究已停止,而是教育哲学还停留在象牙塔内,还没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使教育哲学下移至民间,在实践中寻求发展,在社会整体的文化中生根,以求中国传统教育哲学适应今日社会发展的需要。